顧名思義,購物天堂應該是一個給人天堂般良好感覺的購物環境。
我在香港購了四年的物,卻時生身處地獄之感。
四年前,懷著一份近似朝聖的心情,我以一介台客移居號稱美食之都、國際都會、購物天堂(以及文化沙漠)的香港。四年後,對香港這幾個份量十足的頭銜各有領會,心中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問是:香港怎麼可能是購物天堂?
在討論這個可能動搖國(港)本的問題之前,似乎得回到基本定義,先弄清楚,什麼是購物天堂?
顧名思義,購物天堂應該是一個給人天堂般良好感覺的購物環境。
我在香港購了四年的物,卻時生身處地獄之感。
我當然知道香港到處都是購物商場,整個香港根本就是個由地鐵串起無數商場而形成的超大型購物中心,而且可能有幾百萬人就住在商場上面的公寓大廈裏。
這密集的商場分佈,加上各式貨品供應,吸引大量觀光客來港消費,應該是香港能享購物天堂美譽的主因。四年來,不少友人從台灣專程來港購物,也總能帶著塞爆行李的戰利品開心返台。(每回送行,我都不忘說句:「謹代表香港市民衷心感謝各位為香港經濟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不過,對於一個號稱「天堂」的所在,我覺得大家的檢驗標準大有提高的空間。以下舉例說明。
關於買菜:很難想像整個香港只有兩大連鎖超市系統,在選擇已經如此有限的情況下,貨品還不見得新鮮齊全。買到沾有污泥的蔥或長滿小蟲的花椰菜,已不是一次兩次的事。而在空間狹小卻總是人山人海的超市,每個人的購物籃像碰碰車般相互撞擊,絕對稱不上是愉悅的購物經驗。
由於超市無法買齊所需物品(誰能告訴我為何連豆干都沒有?),其實並不講究美食的我,也只好無奈上傳統街市補貨。但街市環境更加令人頭皮發麻。滿地汪洋的生鮮攤位往往需要高超技巧方能全身而退。還有一回在水果攤挑選白裏透紅的水蜜桃,視線一斜,發現隔鄰數十隻生猛青蛙(其實更像癩蛤蟆)朝我狂奔而來,結果桃子沒買成,因為逃命更重要。
人滿為患的超市,也許是香港地狹人稠的宿命;但滿地積水的街市,可以和水果攤比鄰而居的青蛙販,這樣的環境難道完全不會帶來食品衛生的顧慮?或許很多香港人不覺其苦(因為買菜這類鄙事多由外傭代勞),對我來說,它是周周上演的惡夢。
關於買麵包:香港麵包好不好吃不在本文討論之列(簡單說,它很不好吃),但全世界好像只有香港的麵包店小姐會不由分說地把三個菠蘿包快速塞入同一個塑膠袋中(當然,如果往好處想,這樣也算環保)。
關於買機票:拜我們不三通之賜,香港成為兩岸航運樞紐,國際航線四通八達,又有一個令台灣人自慚形穢的先進機場,所以出門旅行可說是香港的全民娛樂。但在香港買機票的過程可就一點也不先進,麻煩到了極點。當網上購票在台灣和美國早已成為家常便飯,香港一直到不久前卻都還沒有像樣的網路旅行社(事實上香港的電子商務幾近全面失敗)。於是,買機票常得親自去旅行社,人多要排隊,刷卡要加價,開票付款過程得花上近半個小時,付了錢有時候還不能當日取票,旅行社也不派快遞送票。來來回回,比飛一趟台港航線花的時間還多,簡直匪夷所思。
關於服務態度:香港商家服務態度之粗魯無禮,在蔡珠兒《雲吞城市》一書中已有生動精彩、大快人心的描寫,在此毋庸贅述。只是每次見到店員露齒微笑親切招呼,感動之餘,都不免提醒自己快去買張六合彩。
關於對消費者的尊重:香港有的是世界一流的大型購物商場,但是商場裏供逛街民眾休息用的座椅,也是世界一流的少──彷彿在大如迷宮的商場之中走來走去,沒有人會覺得累。
關於缺乏誠意的優惠:香港各商場的停車收費規定,也是世界一流的嚴苛而複雜;停車的時點、消費的額度、發票的張數有各種令人記不起來的限制,更要求提著大包小包沈重不堪物品的消費者,越過層層關卡,找到藏在最隱蔽處的服務台和收費處,蓋上幾個印章,才能換取一至兩小時的停車優惠(SARS期間卻可以有例外)。平心而論,停車付費乃天經地義,但把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弄成彷彿是所有開車來商場購物的顧客都必須接受的懲罰,我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有回和朋友逛一家她常去的日系超市,她忘了帶會員卡。我原以為這家店會像美國同業一樣千方百計利誘消費者加入會員(因超市可藉此進行市調並提高顧客忠誠度),但香港這家超市不但向客人收取廿港元的會員費,而且只肯提供區區幾毛錢的折扣。如此離譜的制度竟能推行,香港消費者逆來順受的忍耐力令我大開眼界。
同樣堪稱一絕的是,某大型連鎖超市每回結帳時總煞有介事地發給顧客幾張折價印花,但是,任誰終其一生都不可能積存足夠的點數換取那根本也食之無味的贈品。
我發現香港絕大多數的折價促銷招數,好像都是存心在跟消費者開玩笑,浪費彼此的時間。就像收銀員勉強擠出那句心不甘情不願的「你好」,沒有人當真。
四年來的親身體驗,除了讓我好奇香港商人的MBA學位不知都在哪兒讀的,更想問的是:在這所謂的購物天堂,消費者的尊嚴何在?
同樣是資本主義經濟,美國消費者所享有的權益與尊重,常令人忘卻了資本主義的缺點。即使只買一卷衛生紙,消費前有無盡的選擇,消費時受親切的對待,消費後享完善的保障。在台灣,過去十多年來消費者意識的抬頭也已成為社會進步的明顯表徵。但在號稱購物天堂的香港,連對消費者的基本尊重都還嚴重欠缺,實在令人詫異。
對消費者的重視是先進社會共有的價值,也是推動產業進步的重要力量。在SARS重創經濟之後,香港商家的服務態度已有了明顯改善。但如何從制度面來創造一個以客為尊的環境,要走的路還很長。
一直以為自己生活在購物天堂裏的香港市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覺醒呢?
齊同學
謹以此文獻給與我在香港同生死共購物的Wendy.
路人甲
住得不高興就不要住啊, 又沒有人拿槍迫你!
Wendy
香港,如果你只個遊客,你會覺得似乎是個所謂的”購物天堂”. 但如果你深入其中, 就可以體會什麼是由千萬個小惡夢所組成的大夢靨.可喜的是,我們早已抽離這塊讓人沒有什麼好回憶的地方.
Jennifer
97之前在香港派駐一年,
我現在只想知道,那些在履歷”國籍”上寫著”英國”的人
現在是….? 還是都迫於現實改寫”中國”
中國人務實的美德在香港少見,倒是滿街學著英國人當打腫臉充胖子的貴族.
雲中傲
以我所知有不少台灣人視香港為購物聖地(仲使不是天堂),他們每年都會多次抽空來香港吃喝玩樂。假如香港如你所說的那麼不勘入目的話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會上這麼多次的當。當然,你所講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我不認為這是香港特產,你所說的這些「缺點」放諸四海皆是,可能只是閣下到過地方不多吧!還是閣下戴了有色眼鏡去看香港,專門在雞蛋裏挑骨頭呢?人多擠迫一向都是香港的市況,你看成是缺點,但有遊客看成是特色。你到港旅遊前不會以為香港是一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吧!聽你說在這裡購了四、五年的物,這麼「惡劣」的環境都待上四年,真的難為你了。換了是我去了一次後都會把買回來的東西連同拍到的照片一同燒掉放入垃圾箱,而你竟然可以連續四年上人的當。那是你有容人之量還是你專門發掘香港的缺點呢?
你說香港人打腫面充英國人,根本香港人一出生就已經決定了甚麼國藉,出生證明書上是英國就是英國、中國就是中國,日後要改國藉的話手續繁複亦沒有必要,只是你無知。你讚到美國天上有地下無似的,不是媚外又是甚麼?
閣下府心自問是善意的批評還是甚麼心態呢?
無
就我在香港生活的一個月裡,我所看到的香港,只是因為,地小人多,許多的東西都必須從國外進口而來的,所以這裡並沒有所謂的特產,正因如此,這裡的東西可能會有比較多的種類,所以大家才會稱為購物天堂吧!但有一點我非常懷疑,”香港是個美食天堂嗎?”我並不這麼認同,我覺得香港人對於飲食的衛生並不是那麼的注重,我常看到許多的廳餐的環境並不是那麼的理想,如:餐盤不乾淨、餐廳內部不乾淨…等,對於香港來說,它不是人人口中的美食天堂嗎,即使是一般的茶餐廳,也應該要令人感到舒適的不是嗎,每年到香港的遊客這麼多,而且在這邊有著形形色色的人在這生活,在飲食上卻看不出香港有什麼地方是可以令人聯想到美食天堂!
雲中傲
有多少遊客專誠搭飛機來香港就是要體驗茶餐廳那種不拘小節的平民化氣氛和食物,你要舒適又乾淨嗎?可以呀,半島酒店是全球排多數一數二的酒店,裏面的豪華氣派享譽全球,只怕你荷包沒夠份量去享用吧!
沒錢又想處處享受豪華,又要嫌棄人家的特色地方,打腫面充闊佬的到底是誰呢?假如去了四、五年又嫌棄了四、五年的話也實在太難為你了,還是留在台灣繼續造你的大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