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讀《大武山下》

其實我很少讀長篇小說。

在這年代,作為一個總覺得自己很忙的人,要投資大把時間與精神去讀一個落落長的故事本來就有心理與實際上的難度(現在就算是追劇也都得下不小的決心呢)。你無法很快知道作者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萬一看完了還是一頭霧水或是根本看不下去怎麼辦?有時我甚至懷疑廿一世紀的今天到底還有多少了不起的思想是非得靠寫個幾百頁的小說才能婉轉表達的啊。

所以,讀小說這件事,已成了一件需要頗大的決心,再加上對作者很多很多的信任,才能進行的一項活動了。

所以,一開始聽說偶像龍應台的下一部作品竟是小說,我是吃驚的。更令人吃驚的是,小說以台灣南部小鎮為背景。

龍老師的書迷大都知道作家這兩三年來遷居屏東潮州陪伴母親,自此常在臉書上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與海內外讀者分享大武山下、東港溪畔的風土人情。這些文字與影像以記實為主,包括大量對於當地動植物的描述觀察,完全不同於龍氏此前的論述、思考性作品。作為臉友,我們通過作家視角,將眼光投向一個看似再平凡普通不過的南部小鎮。因此,我相信大多數讀者和我一樣,都以為下一本書會是一本溫馨的潮州田園日記(雖然同時也不免好奇這些吉光片羽最終將以什麼樣的面貌成為一本書。)

結果,比「田園風龍應台」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一、她寫出了一本不折不扣的長篇小說。二、這部長篇小說居然以潮州小鎮為背景。三、這部以潮州小鎮為背景的長篇小說處理的竟是生死這樣重大的主題。

故事一開始是作家主角向師父敍述自己的「身心脫臼症」。作為書迷,你覺得聰明絕頂的作者會有那些症狀其實一點不奇怪,甚至能同情共感。但作者下筆如刀,將內心深處的迷茫、對人生的懷疑,通過龍氏風格的文字和盤托出。當全書主題以如此明確到令人不忍逼視的方式呈現眼前,你知道即將開展的,絕對不會是個不痛不癢的故事。

隨著小說情節開展,我們進入了南台灣的一個不知名(對於粉絲們,只能說是知名不具)的小鎮。

小鎮人物一一登場,每一位都伴隨著對於其形貌、行為與場景的立體化描寫,豐富的細節顯示了作者驚人的觀察力(有著如照相機的眼睛)與無底洞的好奇心(你能想像,作者當時肯定是「每事問」啊)。

龍筆下的人物特別有人味,可能因為她的各種天線都為他們完全打開,而且她是一個超會問有趣問題的人。

書中出現的動植物更是精彩。除了「栩栩如生」的香蕉和鳳梨,你還會看到軟枝黃蟬、黑靴陸龜,並且想像長穗決明花和閉花八粉蘭有多美(然後很想  Google)。

故事漸漸出現與信仰、生死有關的情節,以及幾處懸疑的伏筆。但基調不是灰暗沈悶的,總保持著龍氏特有的好奇觀察員視角。讀者跟著在小鎮各處遊蕩,繞過一棵茄苳樹,遇見一隻大白鵝,彎過一條路又見到遠山溪畔什麼景色。而場景卻也不限於此時此地,有歷史,還有科學。

小說到了中段以後越收越緊,張力陡升。情節我就不「劇透」了,但在幾個重要的轉折處,帶給讀者的不只是情節上的意想不到,更是情感上的驚呼喟嘆。

我必須承認,在廿一世紀的今天,有些情感的確是非得靠寫個幾百頁的小說才能直達人心的啊。

2020 年,讀《大武山下》,不由得思索人生的意義(而且似乎想出了多年來最清晰的答案)。

想對偶像說:「這是你的赤壁賦,也是你的紅樓夢。」

Related Posts

One Comment

  1. 李阿華

    這篇評論寫得很中肯貼切,不愧是龍粉。
    但若是龍粉,為何因《大武山下》為小說而猶豫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