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常替國際學術期刊及大型研討會審稿,一開始總是滿心期待能遇上幾篇有趣的論文但最後多以悲劇收場。
這幾年常替國際學術期刊及大型研討會審稿,一開始總是滿心期待能遇上幾篇有趣的論文但最後多以悲劇收場。幾次血壓高的時候歸納了感想如下:
一、理論面:最常見反應是怎麼能扯這麼遠?把風馬牛不相及但聽起來很高深的名詞堆在一起,加上括號裏越長越好的一串人名,表示自己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上通天文下通地理閱文無數故能信手拈來,這種作者背後通常有一位理論導向的學院派老師(如從不看電視的媒體研究者),而這種論文通常能達到社會科學最高境界,就是,與現實完全沾不上邊(註)。更可怕的是,追尋理論的道路落落長,現在手邊這篇足足扯到第十七頁才開始介紹研究問題(若有人為失眠所苦,我可免費提供藥方)。另一種極端是,它還真是一點理論依據都沒有,空穴來風的能力令人想起政論節目的名嘴(但還是名嘴的節目比較好看)。
二、假設面:社會科學常要求研究者提出假設(hypothesis)以顯示此研究的確具有科學性(這件事本身就不見得科學)。審稿人通常也很喜歡這種論文,因為研究假設總是自成一段有時還有斜體輔助,在一大堆文字間很容易被看見可省下不少時間。更重要的是,這是整篇論文中唯一用一句話就把一件事說清楚的特例。許多假設還具有強烈喜感,令人精神為之一振(例如:愛看新聞的網路使用者比不愛看新聞的網路使用者更可能上網看新聞。)
三、方法面:這是我最喜歡讀的段落,因為有實際動作,比較不致造成腦部細胞缺氧壞死。
四、統計面:時代進步,現在至少要用到複迴歸分析以上的把戲才能成功唬人。Factor analysis 已經有點老套,但表格數目仍然夠多。若能運用當今流行的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再配上兩三張充滿泡泡與雙向箭頭讓人眼花撩亂的變數關係圖當然更好。但記住,這不過是一場心理戰,數字有沒有支持假設一點不重要(我們又不是瑪法達),只要謹記將簡單數據複雜化的原則,利用一般人(尤其美國人)對數學的恐懼心理應能無往不利。
五、討論面:如果研究假設荒謬,研究結果便無法令人滿意;如果研究結果不令人滿意,這個段落便會加倍駭人(因為要把黑的再說回白的實非易事)。
六、寫作面:論文本來就不可能和部落格一樣有趣(除非你是陳文玲),因此,中英文漂亮與否其實不如想像中重要,但至少要讓人看得懂吧。這件事,顯然也並不簡單。
最令我心驚的其實是,不敢相信世界上怎麼有這麼多學者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在這件虐待自己對社會又沒貢獻的事情上(相信我,要擠出十七頁文獻回顧絕非易事)。因此,作為一位審稿人,認知到自己可能是這論文在世間僅有的幾位讀者之一,強烈的責任感與同情心便驅使自己認真閱讀每一頁。這個悲劇在於:論文越糟->讀者越少->責任感越強->讀得就越認真。
因此,審稿最大的好處是:可趁機作眼部運動(翻白眼)。
事情還沒完。
既然認真讀了,理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所有的疑問和建議都提出來,好讓作者據以改進(雖然並不是每位審稿人都這樣作,也不是每位作者都會用心改)。而有時已經兩眼發直七竅生煙,卻仍要耐著性子以最委婉客氣優美的語言來表達(因為不想讓自己變成另一種沒教養的審稿人)。
這就是令我七情鬱結的審稿活動。最可怕的部分還在於,你不免會想到,作為學術界的一份子(甚或是中堅份子,不然也不會有人邀你審稿),自己到底在作些什麼?(若要放過自己,就合理懷疑是因為本身資歷不夠,所以才會分到這麼多怪裏怪氣的論文。)
話說回來,偶爾讀到一兩篇有趣的研究,問了很重要的問題,用了很聰明的方法,作了很精準的分析,研究者是誰還未可知,但心中暗暗佩服(點頭如搗蒜),這大概就是審稿樂趣之所在了。
註:我很佩服的英國學者 David Gauntlett 指出傳播研究的一大問題是,學者多在理論面鑽研卻鮮少探求現實。他說:真的想知道媒體是否導致青少年暴力行為,應該先從了解青少年問題開始(說不定得去街頭廝混),光是關在研究室裏推演是不會有結果的。
這麼簡單的想法,指出了整個學科停滯不前的原因。
viyu
每次看都快笑死。不过转念一想,似乎我也可以写一篇《被审稿〉。
箱子
快寫快寫,借我轉載!
Katherine
真是笑死了。唉呀,每一笑點都那麼真實!
400
喜欢这篇。。。总是在峰回路转出人意表的地方发觉要笑死了。。。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