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學為業的我,早年曾幻想講一堂「羅大佑研究」的課,但我怕自己還沒把學術變有趣,先把羅大佑變無聊了。後來本人流落異鄉,不作此迷夢久矣。
2009 路經台北城,偶遇高手以「上課」的形式探討羅大佑,滿心好奇的我不懷好意,潛入講堂,伺機踢館…
***
上周在誠品閒逛時忽見馬世芳開課講流行音樂史的看板,這麼巧,本周與下周的主題是羅大佑。
但是,掙扎了三天我仍無法決定是否報名參加,因為,我對馬所知甚少卻對羅所知太多。
其實馬先生是有過一面之緣的大學學長,我讀過他質感頗佳且涉獵甚廣的音樂專書,甚至知道羅大佑自選輯中那篇條理分明又有精闢洞見的導讀長文是他寫的。
但身為資深羅迷,心中不免懷疑這樣的一場演講是否值得期待。畢竟,還有哪首歌是我沒聽過,哪句詞是我不曾熟記,哪場演出被我錯過,又有哪些故事是我不知道的呢?
(很驕傲是吧?但「起碼我還是誠實的」-羅大佑語。)
後來,信譽良好的大學同學適時掛保證,說馬學長「超會講的」,我們便高高興興趕到誠品「上課」。
***
在「教室」門口先獲得講義一份,改編自羅大佑自選輯中那篇令人印象深刻的導讀文字──的確是解讀羅大佑必讀的經典「課文」。
進入講堂,環顧四周,學員人數不少。高級音響播放著層次分明的吉他獨白,我向友人解釋這是鄉愁四韻的間奏,還誇口:如果現在進行舉手搶答比賽,我一定可以擊敗強敵脫穎而出。
不一會兒,主講人馬世芳出現,造型丕變,我都認不出來了。
他說當初排了兩堂課講羅大佑,竟有工作人員懷疑是否需要這麼多篇幅,他則覺得連講十節課都不為過。(此等開場白,果然有備而來。)
講題是:「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縱論羅大佑」。馬以時間為主軸,從羅大佑的「青色時期」從頭講起,然後是「黑色時期」四張經典的專輯,從每張專輯當中挑出重要作品,將歌詞投影在幕上,解讀歌曲的創作背景與藝術表現,再穿插原音重現的片段。
整體來說,馬世芳選擇相當平實的呈現方式,但仍然展現出聽者(也是講者)的深厚功力;沒有一般評論常見的大而不當的標籤,卻也不吝於讚美。這樣的詮釋恰如其分,調性不慍不火,可說是以「大器而不炫耀,飽滿而不誇張」的風格解析羅大佑的作品(馬世芳語)。
在此同時,我也以一位資深聽者的功力在心中與之對話,有時對歌詞版本之類的細節略有異見,有時頷首稱是,而當他指出好幾個數十年來我該注意能注意卻未注意的羅氏特色時,我只能既懊惱又佩服。
***
兩個小時的時間果然只夠交代石破天驚的《之乎者也》與《未來的主人翁》兩張專輯,並稍微介紹溫情的《家》與不朽的《青春舞曲》,一再加演之後,主講人選中演唱會版的《盲聾》一曲作為今日總結,這個 ending 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因為這張現場錄音專輯中經典的曲目比比皆是,怎麼會挑這首歌呢?
就在我偷偷不以為然之際,樂音將歇,馬先生忽然說:「如果各位還有三分鐘,加贈演唱會版的《現象》一曲。」
這時,我知道今天來踢館的計畫完全失敗了!
只聽見羅大佑彈著鋼琴,全場屏息,緩緩唱起:
七十二年說了一聲 bye-bye
我們的眼淚跟著掉了下來
我們也再也不會覺得多麼奇怪
我們的生命過得多麼精彩有人在慢慢學習一些回憶
有人在慢慢接近一點真理
有人在愛麗絲的仙境閒逛
有人學國王穿著新衣裳
有人默默耕耘默默從事
有人在過著他的太平日子
有人在大白天裡彼此明爭暗鬥
有人在黑夜之中槍殺歌手
有人在大白天裡彼此明爭暗鬥
有人在黑夜之中借酒澆愁
下課回家後馬上溫習今晚聽到的歌。我果然聽到了《亞細亞孤兒》蒼涼的軍鼓;而《童年》真的是這樣唱的:
嘴裏的(ㄉㄜ)零食,手裏的(ㄉㄜ)漫畫,心裏初戀的(ㄉㄧ)童年。
踢館失敗,那就謝謝老師吧!
誠品講堂
箱子你好,我是誠品講堂的工作人員 🙂
謝謝你如此用心地寫了這篇文章,看到你的其他文章也令人受益良多。不知本文可否引用在講堂的部落格上呢?
箱子
沒問題,謝謝貴講堂規劃如此有趣的課程。
goodwin
好久没有回下童年了,今天在听罗的歌,不小心碰到此战。
现在的人天天都在想着怎么赚钱,怎么出名,生活中充满嘈杂。
書與臉書
[…] 更且我零九年時看過他講羅大佑作品,對他用功的程度不可說不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