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一則新聞,讓我忍不住要分享另一個無法激勵人心的故事。
(博士班學生請自行迴避)。
前陣子與幾位來自兩岸的研究生餐敍。席間,來自台灣的博士生對於畢業後的就業前景感到憂慮,她說:「台灣生育率下降得這麼厲害,再過幾年,台灣很多大學就要招不到學生了。學姐你覺得教育部到時候會不會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呢?」
永遠不夠愛台灣的我半開玩笑地回答:「Well,其實我覺得教育部開不開放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到了那時是否還有大陸學生想來台灣讀書(註)。」
這時靜靜坐在一旁低頭猛吃的大陸博士生忽然用她的京腔加入對話:「啊,我剛才心裏就是這麼想的,但是怕說出來之後會傷害了在座台灣同胞的感情!」
台灣學妹眉頭皺得更緊了,「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為了有一個勵志的結局,不夠愛台灣的我繼續說:「別擔心,繼續用功讀書,也許到時候我們可以去大陸教書啊。」
---
但今天看到下面這則新聞,令人毛骨悚然。
今日晚報 2008.03.06
大學教師分等級 廣東教師看法不一
中央社中國當局近日發布大學教師評級辦法,未來大學教師將分為十三個等級,與原先教授只分正、副兩級的終身制不同,新制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對此,廣東各大學的教師多採取低調態度,看法不一。
「廣州日報」今天報導,新辦法規定,大學教師的崗位分為十三個等級,不同級別的教師享受不同待遇。教授分一至七級,其中正教授為一至四級,副教授為五至七級。
對此,廣東兩所直屬中國教育部的大學: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人事部門對此都表現得非常謹慎。
中山大學有關負責人表示,校方正逐步推動新辦法,可是不方便對這項政策公開表態。
華南理工大學人事部門也表示,由於此事牽涉到職稱、分配等許多問題,目前還不太適宜接受採訪。
而在教師之間,新評級辦法的風聲早已傳開。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副教授郭忠華表示,他個人不反對採用教授分級辦法,他擔憂的是級別的評價機制是否客觀公正,讓有才能的人安排得恰到好處。
他指出,「權力、感情、金錢」等人為的可操作因素,可能會「污染」分級制度,必須嚴防,否則分級沒有意義。
也有教師認為,新的評級制度似乎更加注重資歷、工齡和職位這些硬指標,有可能導致「論資排輩」的現象更加盛行,而年輕教師機會更少。
助理教授的日子已經不好過了,現在居然還有人為我們打造十三層地獄。
「導致論資排輩的現象更加盛行,而年輕教師機會更少」,這分析真是精闢。只是,把它解讀為新制的副作用未免過於天真,在我看來,這根本是發明這制度的初衷。
博碩士人數快速膨脹是不爭的事實,而新一代學者養成的環境、所接受的訓練常讓他們自然表現得比上一輩學者更好(譬如統計能力,外語能力,對科技的掌握,乃至於大家最愛比的論文數目)。在這種情形下,深受威脅的高層人士為確保自己的優勢,便設法想出一些看似客觀公正的評鑑方法阻擋年輕學者竄起,於是有人發明出十三層地獄的制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我看來,這是學術界最大的不公與不義。而這股歪風才正要席捲全球。
---
註:台灣自我邊緣化還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許多知名(與不知名)大學看準大陸高等教育市場的潛力紛紛前進中國,有的頒雙學位,有的直接設起分校。學生不出國門便可修得外國學位,請問他們還有興趣來台灣救我們的大學嗎?
開放陸生這件事如果十年甚至或五年前作,還有意義。現在作都已經晚了。至於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才會作?三月二十二日那天再說吧。
箱子
《联合早报》
韩国科学技术院校长徐南杓:
我打破教授的铁饭碗 朋友劝我请贴身保镖
陈颖佳 (2008-03-16)
前年7月,韩国科学技术院校长徐南杓走马上任后,着手推动校务改革;他除了废除长幼有序的教职员聘任制度,还规定终身聘任的教授必须接受更严格的资格鉴定;他还规定成绩差的学生,不能享有免学费的优惠。
徐南杓铁腕执行的一系列改革在韩国引起轰动,本报记者日前在他受新加坡管理大学之邀来新发表专题演讲时与他做了专访,他透露:由于推行的改革触动了好多人的神经,朋友都建议他聘请贴身保镖。
15世纪朝鲜时代发明家蒋英实的塑像矗立在韩国科学技术院(前称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现称KAIST)的校园,聚精会神地使用他研制的测雨器,测量降雨量。蒋英实标志着韩国科学史的黄金时代,以他命名的全国科研大奖是研究人员的最高荣耀。然而,头顶的乌纱帽和身上的官服,恰恰反映官僚文化如何束缚科研人员的创造力。
自前年7月走马上任,韩国科学技术院校长徐南杓便推动改革,解开束缚,让教职员和学生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他破天荒地打破了教授的铁饭碗,废除了长幼有序的教职员聘任制度。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向上,他规定平均积分低于B级的学生,不再享有免学费的优惠。
徐南杓推行的改革工作在韩国引起轰动。徐南杓接受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霍华德·亨特的邀请,日前在我国发表专题演讲。他接受本报专访时打趣地说:“当教授的最大风险,就是遇到校园枪击案。我推行的改革触动了好多人的神经,朋友都建议我聘请贴身保镖。”
奉行任人唯贤
废除长幼有序潜规则
徐南杓18岁随父到美国。1950年韩战爆发,全家只好在美国定居,一住就是50多年。徐南杓曾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任教40年,担任机械工程学科主任。
在徐南杓的率领下,拥有7700多名学生的韩国科学技术院,逐渐发展成一个富有创意的教育机构,从事“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项目,希望10至20年内在研究强项取得主导权。
徐南杓到访之际,我国教育部长吕德耀领导的“扩充大学教育研究委员会”,提出第四所大学的初步构想。
拟议中的大学将是一所提供跨越设计、工程和商业领域学科的中型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当今的韩国科学技术院有类似之处。
在教授的任命方面,徐南杓推翻了韩国学术界“长幼有序”的潜规则,改而奉行任人唯贤的制度。他上任之后,终身聘任的教授必须接受更严格的审查。去年9月,35名终身聘任的教授接受评审后,有15名因为教学或研究不符合标准,资格暂时被取消。
韩国的大学每隔三年对终身聘任的教授进行评估,绝大多数教授通常会过关,因此徐南杓的举动在韩国引起轰动。
徐南杓说:“在旧制度下,年纪较大的教职员先获得终身聘任。以前,教职员以为,只要等得够久,总有一天会被大学聘任。如今,有才能的年轻教职员只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一年内就会得到终身聘任。没有才能的教职员,等上十多年,也不会被终身聘任。”
言论向来尖锐的《朝鲜日报》发表社论,呼吁韩国人民为徐南杓的改革“拍手叫好”,写道:“如果教授不奋发图强,韩国大学怎能和美国、日本、英国、中国的大学并驾齐驱?如果大学的竞争力下降,那么该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也必然会下降。”
成绩差学生须缴学费
徐南杓也向学业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开刀”。平均积分在B级以下的学生,不再享有免费的优惠,每年必须缴付1万6000美元(约2万2000新元)的学费。
他受访时指出,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学生都是理科优秀生,教育每一名学生的成本大约4万美元(约5万5000新元)。要求成绩差的学生缴学费,是因为“我们希望年轻人为自己的学业负责。如果让学生觉得无论成绩怎么样,都能继续免学费,享受免费住宿,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负责任。”
徐南杓主张以英文授课,让学院的毕业生更容易和国际市场接轨,同时吸引优秀的外国学生和教职员。
韩国科学技术院为韩国高科技企业培育了无数的人才,商学院也栽培许多企业领袖。目前,全球最大的电脑随机动态记忆体(DRAM)制造商三星电子,研究队伍有25%是该学院毕业生。
韩国的钢铁业、造船业和电子业表现优异,但面对中国和其他低成本国家的竞争,不得不投入高增值的市场,以免与发展中国家陷入割喉削价战。韩国政府担忧注重考试成绩的填鸭式教育,无法培养出富有创意、能配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辞官归故里
徐南杓接手改革科技教育
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罗伯特·劳夫林(Robert Laughlin)受委为韩国科学技术院的校长,试图改革科技教育。他在推行改革时,遇到教职员的阻力,结果两年内就辞官归故里。
韩国政府于是找来了解韩国国情,熟悉美国科技教育体系的徐南杓,出任韩国科学技术院校长。
谈起矗立校园内的蒋英实塑像时,徐南杓坦承,年轻时就离开韩国,只知道蒋英实是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他说:“在我的心目中,世宗大王(1418年至 1450年在位,1万韩圆纸币印上他的肖像)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很有智慧,也高瞻远瞩,所发明的韩文字母,不仅具有科学系统,而且容易掌握。”
徐南杓或许已找到推行改革的密码,但是将韩国科学技术学院发展成领导科技发展的大学的愿景能否实现,还需拭目以待。
盲目仿效欧美大学不明智
亚洲大学应专攻占优势领域
徐南杓认为,亚洲的研究大学不应该盲目仿效欧美大学。亚洲的大学必须为世人关注的问题寻找创意的解决方案,才能主导世界的科技发展走向。
谈到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发展策略时,徐南杓指出,亚洲大学的财务资源有限,不能像美国的研究大学一样,进行多种不同的研究。明智的做法就是专攻一些占有优势的研究领域,为最关键的问题,找出根本和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成为该领域的权威。
他以该院的海洋系统研究,说明亚洲大学如何对全球的科技领域做出贡献。目前,船只抵达海港时,都不能立即停靠卸货,必须在岸外等待,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每年使全球航运业浪费数亿元。徐南杓说:“我们的学者正在探讨如何改善海港的效率,增加航运的效率。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并不多,如果我们能找到解决方案,不仅为全世界作出重大的贡献,我们的学术成就将会获得肯定。
“亚洲大学必须想出原创的构思,发展有实用价值的构思。很可惜,很多大学都没那么做,只是忙着追赶欧美的大学。我们必须与众不同,不能重复其他大学所做的事情。”
进行研究
不应该只是为了发表论文
徐南杓指出,韩国科学技术追求“高回报,高风险”的研究项目,新一代的研究生和教职员必须懂得如何冒险。他说:“当年轻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找不到标准答案时,他们总会觉得不自在。大学必须鼓励年轻人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轻易向失败低头。在科研领域,失败有时比成功还有价值。”
徐南杓并不主张大学的研究员,纯粹为了发表学术论文而进行研究。“大学的宗旨是创造知识,造福人群,而不是互相比赛看谁的学术论文产量最高。”
他坚持重质不重量,宁愿看到大学发表几个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也不希望看到研究员个个埋头写论文拼产量,发表一堆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他也意识到赞助研究的机构,在发放款项时,总是评估学院的研究产量,研究素质往往是其次。
“对赞助机构来说,学院每年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是最直截了当的衡量指标。任何人都会算嘛!要衡量研究成果的素质,赞助机构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我们就是发出明确的信号,坚持不被赞助机构摆布。”
除了不要陷入拼产量博出位的迷思,亚洲大学也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思想交流的空间。徐南杓指出,德国柏林和丹麦哥本哈根在1930年代孕育了量子学,并不是因为德国人和丹麦人绝顶聪明,而是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开放的讨论空间,优秀的物理学家在互相交流、辩论的过程中,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
“大学聚集了社会顶尖的人才,应该鼓励这些聪明绝顶的人,干一些聪明的事情。如果学习和研究环境死气沉沉,聪明人聚在一起,只会搞出毫无创意的东西。”
(编辑:黄秀茱)
箱子
南方朔觀點─政策制定 豈能抓進籃子就是菜
* 2008-09-02
* 中國時報
* 【南方朔】
俗語有「抓進籃子就是菜」這種說法。它指的是一個人對問題不研究、不理解,對甚麼是菜或不是菜也無法分辨,於是只好到處亂抓,只要抓進籃子就當成菜。這句俗語意思就是「亂抓」。而「抓進籃子就是菜」,不正是當今的寫照嗎?
就以最近夸夸而言的開放陸生來台念大學為例,近年來香港爭取陸生不遺餘力,今年北大清華的狀元全都去了香港。但香港的經驗可以在台灣複製嗎?當然不!
因為香港有八所公立大學,每年招收新生一萬四千五百人,均限本地人,以保障香港人的受教權。而香港大學的平均每個學生教育成本為一年廿萬港幣,其中的十五萬八千由政府支應,學生自己只出四萬二千。近年來香港為強化教育和學術競爭力而決定招收陸生,由於不能讓陸生侵犯到港生的受教權和政府的教育投資,遂另闢管道,讓有意招收陸生的大學自籌資金來獎勵陸生。
以港大、中大和科大為例,它們校譽佳,募款易,因而可以用獎學金的方式招到大陸最優秀的狀元級學生。學校必須為這些學生繳交教育成本費用,還視情況每年付給陸生十萬至廿萬港幣的零用金。由於求學不必付錢,又可在雙語環境下進優秀大學,難怪香港可以招到北大清華的狀元了。目前港大中大每年各招新生三千,百分之十為外來生,其中二百五十人為陸生。今年起,外來生的比例已增至百分之廿。
而除了投下巨貲招大陸最優秀的學生這個管道外,有些募款較難的大學,也可以自費方式招收付得起學費的富裕家庭一流陸生。由於香港政治單純,學生及其家長在大陸和香港間往來容易,家長們自然也願意讓子弟赴港求學,由於香港招收陸生的政策邏輯條理清楚,因而它並無政策後遺症,這也是外來學生比例得以加倍的原因。
而這樣的條件在台灣並不存在。陸生若要來台,只會想念台灣的最好大學,這些好大學有可能釋出名額及支付像香港那麼高的獎學零用金嗎?加上台灣政治複雜,若對陸生優惠,怕不早就扣上「媚共」的帽子了。而且台灣校園統獨糾葛,陸生來台必然受到干擾,他們自己和家長也不會願意。
這也就是說,招收陸生對香港是好菜,但對台灣,卻連菜都不能算。希望藉開放陸生來解決台灣的大學招生不足問題及提高教育競爭力,這已不是「抓進盤子就是菜」,而是夢幻得太超過了。馬政府的政策裡,有太多「抓進籃子就是菜」的例子,那是完全不進入情況的一廂情願,陸客觀光每天三千人的支票已徹底跳票,陸生來台屆時只不過是笑話又增一個。
以陸生來台這個問題切入,只是要驗證這個政府欠缺方向,對問題不求甚解,因而造成的「亂抓式」決策風格。過去三個多月裡,全球經濟日益吃緊,稍有警覺的政府早已對補貼、濟貧、紓困及經濟結構重整等展開部署,但這個政府卻始終泄泄沓沓。當國際公私機構已在不斷下修台灣成長率時,我們的領導人卻對七月入超、國民負所得、貨幣供給負成長、出口及消費趨於停滯等無所措意,仍兀自在那裡宣稱「今年應該還可以有四.八%的經濟成長率」。
除了對經濟大環境缺乏理解而一廂情願的樂觀外,最近已連續九個月景氣燈號向下,遂有了急就章式的「保四大作戰」。但那些亂抓的解藥又有何用,只不過徒然顯露其慌亂無措之態。它只是把一堆不是菜的東西抓進籃子裡當做菜而已。當然更別說賦改談了好幾個月,其畏首畏尾,招致各方普遍性懷疑。
馬政府百日,幸而有了洗錢案這個救命神丹的幫忙而挽救了下跌的滿意度,也讓「百日怒吼」群眾遊行遭到塗抹。但我們卻也不能不警惕到,經過「八三○」,其實已等於新政府幫助民進黨找回了已消失的舞台。隨著洗錢案效用的遞減,以及九月中旬立院新會期的開議,馬政府的更大挑戰即將開始,而它又會端出真正的菜了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090200146,00.html